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关于我们

春节前期债有望突破前高

633

2024-04-23 【 字体:

  2023年国债期货走出一轮小牛市,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2.94%一度下行至2.54%。年内市场存在两次明显转折,第一次转折点出现在3月,市场运行逻辑在于宏观层面复苏强预期向弱修复预期切换,债市止跌转涨。第二次转折点出现在8月下旬,伴随资金面收敛,市场流动性预期从乐观转向谨慎,债市开启一波调整,但受制于基本面疲弱,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.7%附近受阻,年末利率再度修复至2.6%。展望2024年,笔者认为利率仍将延续下行趋势,春节前国债期货仍有望突破前高。

  近期债市走势偏强,源于央行投放跨年资金呵护流动性和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。受地产链条不景气影响,2023年地方财政压力加大,财政支出放缓,进而拖累基建投资增速。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,目前决策层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,这意味着后续政策发力更多是重结构轻总量。新旧动能转换时期,经济将延续渐进式修复,利率中枢仍有下行空间。

  在消费和地产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,对政策较为敏感的基建和制造业将成为2024年政策的主要抓手。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增发2023年特别国债1万亿元。与以往不同,此次特别国债增发计入财政赤字,彰显中央政府稳增长的决心,也为后续财政政策加码打开空间。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集中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,并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,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,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,有望填补财政自有资金不足对基建的支撑。另外,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,将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债务额度,合理保障地方融资要求。2024年年初财政政策继续前置发力的情况下,货币政策将给予流动性配合,年初降准降息依然可期。

  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 2023年8月下旬开始,银行间资金利率中枢悄然上升。尽管央行在9月中旬降准0.25个百分点、10月下旬加大日内公开市场投放、11月和12月MLF超额续作量创历史新高,但银行间资金面宽松程度没有回到7月水平。这背后的原因在于,新旧动能转换期,经济内生增长压力仍存,而外部金融紧缩环境虽有缓解但威胁仍在,货币总量工具投放越发谨慎,流动性的投放主要配合政府债发行和广义财政工具的使用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” “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”,表明中央更关注低通胀背景下实际利率走势问题。未来名义利率水平将逐步靠近物价水平。一旦短端利率开启回落态势,长端利率也有望挑战2023年8月的低点。

  图为银行间拆借和回购利率(单位:%)

  从机构行为看,2024年“资产荒”逻辑有望延续。2023年,受存款久期拉长和保费快速增长影响,中小型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面临较大的配置压力。2023年一季度信贷集中投放过后,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缺资产,配置盘推动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。9月专项债加快发行、10月超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袭来,大型商业银行为承接政府债减少资金融出,造就了国债一波调整行情。进入11月资金面有所转松,但同业存单利率不断提价表明大行负债压力仍在,“资产荒”背景下负债稳定的中小行选择规避受资金面波动较大的短久期资产,并拉长久期增厚收益。在存款利率下降、股票表现不佳、非标增长缓慢的背景下,2023年保险公司的欠配压力从债券配置比例增加至44%可见一斑。展望2024年,广谱利率下行的趋势仍会延续,这有利于固收资管机构负债端久期拉长和稳定性提升,银行、保险等配置机构对于偏长久期的品种需求会有所提升。另外,在化债工作继续推动背景下,高息资产越发稀缺,也会导致负债稳定机构配置压力增大,从而更加青睐于长久期资产。考虑2024年利率债净融资约10.5万亿元,供给压力小于2023年,利率债供需结构好于2023年。

  图为MLF到期量和投放量(单位:亿元)

  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2024年仍处新旧动能转换期,融资需求继续走弱,利率下行趋势难改。货币政策重心在于配合财政政策、优化贷款投向、降低实际利率水平,考虑宽财政前置发力,年初降准降息可期,债市跨年行情依然乐观。全年来看,在经济低斜率复苏和化债工作继续推动的背景下,高息资产越发稀缺,固收资管机构负债端久期被动拉长,稳定性提升,配置压力仍在,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有进一步压缩空间。预估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.4%—2.75%区间波动,T主连合约波动区间在101—105。(作者单位:一德期货)

阅读全文